摘要:春天到了,有一百个关于寻春的方案,在这里,有很多神奇的操作,让你感受壮族人民的昂扬奋进、激情碰撞!01东兰欢庆“蚂拐节”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壮族蚂拐节发源地河池市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万人空巷,当地和周边各市县的壮族同胞身着民族服饰,欢歌...
春天到了,
有一百个关于寻春的方案,
在这里,有很多神奇的操作,
让你感受壮族人民的
昂扬奋进、激情碰撞!
01
东兰欢庆“蚂拐节”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壮族蚂拐节发源地河池市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万人空巷,当地和周边各市县的壮族同胞身着民族服饰,欢歌载舞,欢度特色节庆“蚂拐节”。
廖熙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壮族蚂拐节代表性传承人,他在接受930记者采访时介绍,巴畴乡巴英村是蓝衣壮的聚居地,民俗文化底蕴丰厚,蚂拐文化活动历史悠久,是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核心区,是东兰县挖掘、研究、传承蚂拐文化的主阵地。
02
壮族蚂拐节“五大怪”
壮族蚂拐节又称蛙婆节、蚂拐歌会,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于红水河两岸壮族村寨里十分古老、隆重的节日。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大家都会自发聚集在一起,共庆“蚂拐节”。930记者在现场发现了几大“怪”:
第一怪:千年铜鼓敲不坏
东兰是国家级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的核心区,铜鼓文化传承千年,经久不衰。
来自县内外的铜鼓队自发携鼓前来,现场聚集了300多面铜鼓,游客和当地群众一起敲响,鼓声震天,声势浩大,场面震撼,直击人心。
第二怪:各色蚂拐大舞台
活动的主要内容围绕蚂拐展开,分为找蚂拐、祭蚂拐、跳蚂拐舞、唱蚂拐歌、孝蚂拐和葬蚂拐等环节,其中最为隆重和热闹的是唱蚂拐歌和跳蚂拐舞。
现场各种蚂拐元素聚集:
就连网红蛤蟆也赶来参与庆典:
第三怪:神秘乐器排成排
东兰县不断加大对民间艺术的抢救和保护,这件乐器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使用苦竹和楠竹制作、长约40公分至60公分的竹筒琴式,是壮家人最喜爱的娱乐乐器。那么它叫什么名字呢?您知道吗?
第四怪:各色面具头上戴
第五怪:神秘蚂拐舞洋人跳
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精彩纷呈的活动引来上万名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探秘,中外来宾游客共同参与其中,体验文化盛宴。
除了这些,在活动现场,织布、拉棉线、打陀螺、竹竿舞等壮族传统生产、生活、文体技艺演示,村民们以这种古老而独特的表演,展示壮族文化的生动和淳朴。
03
大型融媒直播——
全国网友聚焦壮族蚂拐节
广西广播电视台教育广播(私家车930)、广西都市频道携手,派出多路全媒体记者和主持人,聚焦壮族蚂拐节,继续进行非遗文化在广西的发掘,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7个小时的网络直播,引来全国网友的围观和热议。
融媒直播由广西私家车930小表妹及广西都市频道宋璐担纲主持,采用定点+游走+固定摄像头直播的方式,通过特写及全景全面展示了壮族蚂拐节的丰富文化内涵和魅力,多位特邀嘉宾及专家轮番登场,详细讲解了壮族蚂拐节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非遗入校园的情况、面具意义、铜鼓的历史传承和广西山歌文化等内容,让网友大呼过瘾。
直播记者还融入主会场的蚂拐舞队伍中,让网友们身临其境般感受格调欢快、节奏明快、刚健有力的蚂拐舞,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充分地体味到了壮乡人民重视农耕、勤劳智慧的优秀品格。在直播过程中,精彩的短视频也在各大平台分发呈现,让更多网友从不同侧面感受壮族蚂拐节的魅力。
直播矩阵包括央视网、环球时报、中国网直播、930老友记、广西都市频道、北青壹现场、腾讯新闻、爱奇艺直播、济南日报、半两财经、柳报传媒、三湘都市报、浙样红TV、KK直播、极光新闻、济宁日报、掌上济宁、国际旅游岛商报、广西广播电视报、搜狐视频直播、新黄河、锦绣太原城、鲁网潍坊、粤广中视网等(排名不分先后)
融媒体直播观看量达100万+。
在抖音话题上
#广西蚂拐节#
总阅读次数达234.1万次
#非遗传承在广西#
话题总阅读次数达2179.7万次
在微博话题榜上
#广西蚂拐节#
话题总阅读次数达129.1万次
#非遗传承在广西#
话题总阅读次数达134.2万次
众多网友纷纷留言
感叹广西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以前知道广西唱山歌,
没想到还有这么有特色的民族文化”
“有机会一定要到东兰体验一次蚂拐节”
“广西民族文化真的有特色,
山美水美人更美”
当天,东兰巴英蚂拐广场锣鼓喧天,歌声飘扬,气势恢宏的铜鼓会聚集了300多面铜鼓,游客和当地群众一起敲响,鼓声震天,场面震撼。晚上,盛大的篝火晚会举行,来自周边壮族村寨的青年男女同游客们手拉手,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欢歌载舞,通宵达旦。通过本次融媒体直播,全国网友体验到壮乡独特的民俗风情,享受这场特别的“文化”盛宴。传世铜鼓敲起来,优美的山歌唱起来、精彩的节目演起来,我们共同祈福,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团结共创幸福生活。
930记者报道